非洲猪瘟
当前位置 :  
非洲猪瘟(英文名称:African Swine fever,简称:ASF)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。非洲猪瘟不是人兽共患病,只传猪不传人,但对生猪生产危害极大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(OIE)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, 2018年8月3日我国确诊首例非洲猪瘟疫情。
鼻腔为什么易感染非洲猪瘟病毒?
本研究采用鼻腔外植体模型,探讨了鼻黏膜在ASFV感染中的作用。
非瘟检测,如何正确科学的采样?血检法VS唾液学检法
目前大家已经公认的是,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唾液、血液、粪便3个方面,这也是非瘟爆发存在有三个阶段,分别为早、中、晚期。
防非是否需要空气过滤系统?来看看病毒性气溶胶传播能力
病毒性气溶胶传播是生猪生产中生物安全防控的薄弱环节。
实证研究:非洲猪瘟病毒可在4℃河水中稳定存在42天;60℃加热处理2小时,非洲猪瘟病毒依然存活且发生致弱!
平均而言,ASFV BA71V毒株在4℃环境温度下,培养42天,仍保持传染性。
关于非洲猪瘟疫情的“拔牙”与“带毒生产”
能否“带毒生产”,需要辩证地看。
非洲猪瘟对成熟公猪生殖器官造成的病理病变
肉眼病变包括阴囊、睾丸膜和睾丸实质出血、水肿、阴囊积液和鞘膜增生。
模拟非洲猪瘟在美国养猪业的散播:病毒可长距离传播,距原发猪场可达494.24公里
ASF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养猪场之间的猪群流动,平均占ASF传播率的71.4%。
越南非洲猪瘟疫苗的成功实施仍面临一些重大挑战!
SHIC(猪健康信息中心)表示,仍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计划来记录和评估疫苗在田间的有效性。
非洲猪瘟疫苗的最新进展
在研制出有效的疫苗之前,生物安全可能是抵抗非洲猪瘟传播最行之有效的手段。